保暖率低于30%不能定为保暖内衣
11月1日,由国家针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针织产品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新《针织保暖内衣》执行标准开始实施。新规定对保暖内衣的甲醛含量、PH值、保温率、透气率等指标有了明确规定:甲醛含量婴幼儿≤20,其他≤75,PH值在4.0到7.5之间,保温率≥30%……保暖率低于30%不能定为保暖内衣,只能按照普通内衣的标准执行。其中,保温率、透气率、透湿率是反映保暖内衣舒适性的重要指标。这一规定的出台,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保暖内衣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关注。
由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进行的2003年保暖内衣抽查情况分析表明,按照明示标准抽查的103个商品中有67个合格,合格率为65%;89个商品宣称有保温、抗菌、远红外发射功能并通过了生态、环境、抗菌认证,对其相应项目进行检测发现,合格率为63.6%,标称抗菌功能的商品有些仅是想当然,自认为所使用的原料有抗菌功能,也没有进行任何检测,就随意在标识中加注了抗菌功能。这些抽查结果说明,保暖内衣的总体水平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许多商品保温性能的实际水平与其“超常保暖”、“保暖专家”、“抗寒佳品”等宣传不符。抽查结果反映出的商品质量问题既比较突出,也比较广泛,主要集中在使用说明、染色牢度、水洗尺寸变化率、保温、生态环境认证项目等不符合要求。
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王宝军副所长解释说,保暖内衣保温性能如何与其厚度是紧密相关的,厚度大保温性就强,无论使用了何种新面料,价格再高,只要厚度不够,保温性也不会太强。把保暖内衣宣传成“实验衣”、“万能服”,甚至夸张成了零下几十度不冷的“宇航服”是不科学的。
甲醛含量的严格限定确保消费者健康
新《针织保暖内衣》标准应运而生,对保暖内衣的内涵有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是针对市场上的商业炒作和旧的行业标准《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定》,不符合对保暖内衣的要求而制定的。
旧的行业标准《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定》中仅限定了甲醛含量的指标。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气体,属于有毒化学品,可以刺激人体眼睛、皮肤和黏膜,引起呼吸道发炎和皮肤炎。甲醛作为反应剂广泛应用于各种纺织品印染助剂中,因此经印染或整理加工的纺织品中可能或多或少残留甲醛,一旦这些游离甲醛释放出来并达到一定量值时,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在2003年保暖内衣抽查分析中发现,保暖内衣的甲醛含量基本符合标准,但是三无产品就很难保证其甲醛含量达到标准。
“新名词”禁止作为广告噱头宣传
从去年开始,保暖内衣的广告大战愈演愈烈,各式各样的品牌、眼花缭乱的材料让消费者云里雾里,不知如何选购。很多消费者在购买保暖内衣时,并不仔细研究其保暖率、透气率等等,而是听从广告的宣传,这就给保暖内衣的生产企业一个误导,使得保暖内衣的广告宣传神乎其神。有些使用奇异名或夸大其词的修饰,如“热力卡”、“魔卡”、“超暖”、“热能”等等。那么保暖内衣是否真的如宣传的这般呢?新旧标准两相比较不难发现,正是很多生产企业钻了管理的空子,才不断在产品材料、质地等方面做文章。
生态纺织品是指采用对环境无害或者少害的原料和生产过程中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纺织品;市场上的纳米产品许多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纳米产品,至多只能算是亚纳米,产品性能当然大打折扣,没有广告宣传的那样夸张;远红外发射纺织品一般都要使用特殊的添加剂或整理助理剂,因此对防紫外线纺织品的生产就要求安全无毒,对皮肤无刺激、无过敏反应,这些问题都值得消费者在购买时注意。
新《针织保暖内衣》执行标准将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在规定甲醛含量标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保温率、透气率等13项质量指标,更加规范了保暖内衣的生产,从而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希望今冬保暖内衣的销售和购买更加理智和规范。
您可能想了解的品牌:
十佳冬装品牌榜上榜:http://www.goukk.com/000315dz_index.htm
十佳羽绒服品牌榜上榜:http://www.goukk.com/000305yrf_index.htm
十佳保暖内衣品牌榜上榜:http://www.goukk.com/000317bnny_index.htm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