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仅三成企业过关 省乳制品行业大洗牌
2011-04-02 09:53:12 作者:购看品牌编辑 来源:太原新闻网 网友评论 0 条
在国家提高准入门槛,重新颁发生产许可证带来的乳制品行业冲击波中,我省只有12家企业领到了新的生产许可证。记者从省质监局了解到,其余30家企业因未能领到新证,即日起必须停止生产各类乳制品。这样的震荡将给市场带来哪些变化?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三成企业过关
省质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我省对乳制品企业进行了重新审核,最终确定12家乳制品生产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包括山西古城乳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雅士利乳业有限公司、蒙牛乳业(太原)有限公司、阳曲县瑞美乳业有限公司等。其中,山西古城乳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雅士利乳业有限公司同时获得婴幼儿配方乳粉 (湿法工艺)生产许可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
此次被挡在乳制品生产市场大门外的企业,包括长治市牧村乳业有限公司、阳泉田园乳业有限公司、山西省榆次博瑞乳品有限公司、山西颐源阳光工贸集团有限公司等30家,约占到全省乳制品企业的七成。其主要原因是未获得产业政策准入、未申请或未通过生产许可证重新审核。省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企业从即日起必须停止生产各类乳制品,此前生产的合格产品允许在保质期内继续销售。这些企业在进行整改后可提交申请,若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可重新颁发生产许可证。
行业重新洗牌
“生产许可证是乳制品企业的‘准生证’。”省内一家乳制品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家通过重新换发“准生证”,进一步抬高了乳制品行业的准入门槛。
例如,根据新的规定,乳制品生产企业须配备相应检测设备,对食品添加剂、三聚氰胺等指标进行自检,且必须具备三聚氰胺检验项目相关的检验设备及能力,不得进行委托检验。“三聚氰胺检测设备、人员培训等投入大,一套小型检测设备价格就在200万元以上,大型检测设备上千万元,很多中小企业难以承担,不得不退出市场。”这位负责人表示,在三聚氰胺事件后,整个行业又经历了一次大的洗牌。
迎来再生机遇
“近几年曝出的劣质乳制品事件,引发了国内乳制品行业的诚信危机。”山西财大的专家对记者说,这一现象也逼迫消费者转而选择洋品牌,尤其是在婴儿奶粉方面更是如此,本地品牌只能在低端市场寻求一席之地。此次七成企业未能获得生产许可证,对本省乳制品行业来说无疑是大震荡,但也是一次重获新生的机遇。
国家对乳制品企业实施高门槛和严格监管的政策,可以让消费者恢复对本土企业的信心,而这对本土企业来说是当前最稀缺的资源。同时,本省大量企业出局,其他省市恐怕也是如此。大量企业退出后将释放出更多的市场空间和奶源资源,有利于获证企业的更好发展。
担心价格上涨
正在超市购买奶粉的胡女士说,自己购买的洋品牌奶粉去年涨价一成多。如果本土品牌质量信得过,价格上又有优势,也会选择本土品牌的奶粉。不过,她也担心本土企业成本上升,乳制品会出现价格上涨,进而带动洋品牌的价格再度上涨。
省内一家乳制品企业的负责人对记者说,重新申请许可证,企业进行改造的投入达百万元以上;产品出厂要检验,增加了检验费用;原材料成本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肯定是高了。不过另一方面,乳制品行业竞争比较激烈,企业也要考虑上调价格是否会损失市场份额。因此,产品是否会出现调价,目前还不好说。
山西财大的专家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本土品牌主要面对中低端市场,消费群体对价格更为敏感。“涨价不是缓解成本压力的唯一方法,企业也要寻找其他降低成本的途径。”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