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苦丁茶
2012-05-07 21:39:32 作者:购看网 来源:茶类知识 网友评论 0 条
风雨深山人未知
迄今为止,“苦丁茶”至少已经有2000多年的饮用历史了,学者们扒罗剔块,在东汉《桐君录》里终于找到这样的记载--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通夜不眠。
据说解放后,有学者在广西大新、广东大埔等地实地考证后,认定当地村民称之为“苦丁”的常绿大乔木,就是古书中所记载的“瓜芦木”,但从气候、土壤、湿度等自然条件分析,比广西广东更南的海南其实更适合苦丁茶的生长,只苦于人们一直找不到“实物证据”,并且,单从书本上看,诸如《广东植物志》、《海南植物志》、《海南岛及广东沿海岛屿植物名录》等权威著名,均查不到有关海南岛天然分布野生苦丁茶树的记载。
感谢一位对苦丁茶研究情有独钟的学者。1995年6月,海南大学苦丁茶研究所所长刘国民博士,为海南野生的苦丁茶揭开神秘的面纱。博士本着一种学院派的执着,一遍遍进深山,一遍遍入雨林,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终于在七仙岭原始森林,发现了兀自在孤寂中挺拔了若干春秋,零散分布的海南野生苦丁茶母树,她们每一棵都高达20多米,胸径达50厘米—60厘米粗,那一刻,刘国民感到就像见到失散多年的亲人般激动。
紧接着,在宝岛中南部一带,海拔500米—1000米的一些地方,又陆续发现更多的海南野生苦丁茶树。在白沙境内发现了迄今为止岛内最大,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一株野生苦丁茶树。这棵野生茶树树干挺直修长,树高42米,可与14层高楼一比高下。树干最粗处,树围达2.35米,两个人手牵手才能合抱得过来。
人们忽然发现,野生苦丁茶其实早就默默守候在许多不经意的地方:在三亚立才农场,一次就发现40多株野生苦丁茶;在七仙岭、吊罗山、霸王岭、鹦哥岭、石梅湾以及五指山、陵水等市县,也陆续发现海南野生苦丁茶树。据刘国民博士统计,目前全岛已查清的野生苦丁茶树大约500株左右,是目前国内发现野生苦丁茶树数量最多的地区,而且这些已经发现的野生苦丁茶树往往是成片生长在一起,而广西、广东等其他原产地则很难成片见到。
海南岛发现的优质野生苦丁茶树引起了国内注意,广东大埔县曾有人专门到保亭等地请当地人进山寻找,每公斤鲜叶的收购价高达30元。但遗憾的是,一些农民只采不种,采取“杀鸡取卵”的做法,每找到一株苦丁茶树,把老叶嫩芽一扫而光,更有甚者,索性把大树砍倒来采,对野生苦丁茶造成巨大破坏,这一点,让刘国民每每心痛不已。
须知,上世纪初,正是由于过度采伐和自身难以繁殖等原因,才使得苦丁茶几近灭绝失传,而人们也只能从史书上了解到其功效和传说。历经艰辛才从原始丛林中重新发掘出苦丁茶的刘国民,自然不希望看到历史再次重演。刘博士希望,一方面继续通过扦插和组织培养手段,繁育出数量众多的苦丁茶苗在岛内进行大规模推广种植;另一方面则在全岛建立若干基地,对全岛野生苦丁茶树进行迁地保护和快速无性繁殖,使这一珍贵的植物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
黎家早已识珍品
让我们把眼光收回到烟雨蒙蒙的海南中部山区,因为历史并没有在刘国民发现本地野生苦丁茶树的同时,遮蔽最本真的事实--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学者们后来“亡羊补牢”式地考察发现。
其实,在五指山、七仙岭脚下的黎寨,苦丁茶早已是当地老百姓生活中一件很普通的“物什。
至今,当地仍有人将深山里采摘来的野生苦丁茶老叶用线捆成一捆,放在灶台上熏烘。几十年前黎家人曾经把这些苦丁茶叶拿到山外换回大米,往往几十片老叶就能换回一斗米,足见苦丁叶的珍贵。若是遇上感冒或是咽喉痛、血压高,黎家人会随手从灶台扯上几片已经烘干的苦丁老叶片,放在锅中熬一熬,就成为治病的苦口良药,满满地喝下一大碗,病痛大多也就减轻不少。
黎族从什么时候知道用苦丁茶治病,已经无从稽考。一位年届八旬的黎族草药老郎中称,自祖辈起就已经懂得用苦丁茶(黎语称“迈丹”)治病,相传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黎族老郎中常常到深山摘回苦丁叶,晒干后扎成捆,悬于灶头,以保持干燥,不变质,凡有求治者,则不论其所患何疾,均以苦丁茶煮浓汁服用,如不能治,则以为已病入膏肓,非汤药所能解。
而在保亭七仙岭一带的黎族村寨,苦丁茶饼则是黎家婚礼上的吉祥之物。黎族苦丁茶饼一般二三厘米厚,两个巴掌大小,有的做成方形,有的做成圆形。或是将苦丁叶捣成泥状,与糯米粉一起搅拌之后做成饼,再放在灶台上烘干;或是将经热水捞过的苦丁叶一片片放成饼状,上面放上米粉,压干之后,再放上一层苦丁叶,再放上米粉,再压,如此反复几次之后,一个结结实实的苦丁饼就做成了。
还有更有趣的,黎家小伙订婚时,一定会挑着八片这样的苦丁茶饼,一头挑上四片,连同槟榔等礼品一并送入女方家中。待婚礼当天,送新娘的娘家人同样会挑八片苦丁茶饼,一样是一头挑四片,送到男方家中。不同的是,娘家人送来的苦丁茶饼可不能随便打开,这些茶饼四片用一根细细的红线打成结捆住。由男方村寨中最有名望的长者来解开这个红线结,解开了当然是一阵欢呼,众人举杯祝福新娘新郎。再从中拿出一片苦丁茶饼,放在锅里一熬,祝福的亲朋好友每人都要喝上一大碗;若是解慢了,迎来的会是一片起哄声,长者只好再加把劲,赶紧解开结子不要影响了喜庆的婚宴。
黎家人的用意,大概是希望女方嫁过来后,夫妻能够合合美美过日子,即使是遇上不顺心的事,村里的长者也会帮着小夫妻马上解开。在一些黎族村寨里,至今仍保留着这样的传统习俗。
亦药亦茶绿黄金
与黎家一样,在国内不少地区,苦丁的老叶和嫩芽均是茶药两用,已有两千多年的饮用历史。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这样记载:&ldquohellihelli煮饮,止渴明目除烦,令人不睡,消痰利水(即利尿),通小肠(即治结肠炎),治淋,止头痛烦热,噙咽(即去痧利喉),清上膈(即清肺)。”现代科学研究进一步证实,苦丁茶冬青具有显著的降压、降脂、清热解毒和利水明目等功效。而早在古代,苦丁叶作为茶叶的加强剂或代用品,就作为向皇帝进贡的佳品。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被重新“挖掘”出来后,苦丁茶开始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大面积集中种植,目前,海南苦丁茶种植面积已达数千亩,均为苦丁茶冬青,主要分布在澄迈、琼中、万宁、五指山、保亭、白沙等地,种苗主要来源于岛内的保亭、白沙以及广西大新,还有少量来源于广东大埔。海南苦丁茶年产值达五六千万元,成为旅游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海南土特产品。
苦丁茶嫩芽呈紫红色,若不及时采摘就由紫红色逐渐转绿成为革质,海南苦丁茶与广西、广东等地相比,虽然同属苦丁茶冬青,但成叶更肥厚,更有光泽,最大的成叶长可达30厘米,宽可达11厘米,比成人的手掌还要大。海南苦丁茶一年四季都可采摘,岛外一般12月至次年3月都无法采摘。
优质苦丁茶采摘和加工要求很高,要选用鲜嫩的苦丁茶芽,叶面有明亮油光,叶片肥厚柔软,呈紫红色或淡绿色,早晨露水干后马上采摘。特级苦丁茶要经过杀青、揉捻、烘干等十六道工序,每道加工工艺的要求十分严格,使用材料如木炭要求是荔枝龙眼的木炭。经过杀青的鲜嫩苦丁茶叶,由工人小心地揉捻成一支一支的小茶条,整齐地平放在竹筛子里等待下一道工序。这样下来,一个工人一天最多只能加工1斤特级苦丁茶。
苦丁茶可以单独冲泡,又可与其他茶叶、药材混合冲泡。单独冲泡,只需取一两支苦丁即可,冲入开水,细细的苦丁茶就在水中慢慢展开,直至最后完全舒展,还原成碧绿的苦丁茶芽,恍若绿叶仙子飘然于水中。而这时,汤色已经变得绿中透黄,清澈明亮,同时飘出一股淡淡的茶香。喝第一口,微苦中还带着些清涩,但只需一会儿,一阵回甘就会荡于唇齿之间。
若与乌龙茶、绿茶、龙井、毛尖、花茶等混合冲泡,既可品味着这些茶原本的香味,又有苦丁茶回甘和润喉的优点。也因此,苦丁茶在茶中得了个“茶胆”的名声,即无论什么茶,苦丁茶在味道上都能与之相配,而且拼配苦丁茶后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当然,苦丁茶与其他茶叶相配的比例一般为:1:9,最高不要超过2:8,否则,苦丁茶就会盖住其他茶叶的味道。
眼花缭乱苦丁茶
“苦丁”又名苦丁茶、万承茶、一叶青等,在古代文献中称皋芦、瓜芦、物芦、过芦、洛芦、果洛等,但并非是唯一的一种植物的专用名称,而是数十种叶片带苦味的可制成茶叶饮用的众多植物统称。对“苦丁茶”一词的来历,一般认为“苦”即其味苦甘,“丁”即“一小片”或“一丁点”的意思,即是有一点苦味的茶。
据海南大学苦丁茶研究所所长刘国民博士介绍,至少有11个科12个属的31个物种被人们称之为“苦丁茶”,最有影响的主要是冬青科苦丁茶和木樨科苦丁茶两大类,其中尤以冬青科中的苦丁茶冬青为最优。冬青科苦丁茶分为六个物种,即苦丁茶冬青,可茶药两用,我省及两广等地发现的野生苦丁茶即属于此类,目前我省推广种植的苦丁茶也全部是苦丁茶冬青;大叶冬青,分布于华东一带,药用为主,茶用为辅;五棱冬青;枸骨冬青;霍山冬青和青茶香(注:刘国民博士近期在广西十万大山地区发现的),其中,苦丁茶冬青主要用于茶饮。
目前民间较流行饮用的苦丁茶还有一种属藤黄科植物,乔木、叶代茶,市面上不多见;而进入海南市场的异物同名的“苦丁茶”主要是贵州、四川或云南所产的粗壮女贞、日本毛女贞或序梗女贞等木樨科植物的叶制成的所谓苦丁茶。此外,海南当地所产的一种叫做山苦茶(也称鹧鸪茶)的地方茶,也被少数人误称为“苦丁茶”。据刘国民博士介绍,这些“苦丁茶”其药用功效和保健作用与苦丁茶冬青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苦丁茶冬青具有显著的降压、降脂、清热解毒和利水明目等功效,用海南苦丁茶冬青制作的苦丁茶产品目前不仅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同时远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
海南苦丁甲天下
走进海南大学苦丁茶研究所所长刘国民博士不算太大的办公室,仿佛走进了一个小型的茶叶博览室。这里有来自新疆的罗布麻茶,有来自云南高原丽江雪山上的雪茶,更有采自海南、广西、广东、云南、四川等地的苦丁茶。刘国民说:“我只要这个月听到哪里发现了苦丁茶的新资源,下个月肯定要去看一看,带一些插穗或是种苗回来研究”。
距办公室不远,是研究所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苦丁茶种质资源库。这里收集了近千份冬青科的苦丁茶,其中一份就是用从白沙境内那株世界上最高大的野生苦丁茶树采回的插穗培育的扦插苗,而今树苗已经长得和人一般高;虽然株高不及母树的零头,但一样长得挺直而修长。在这个种质库中,每份苦丁茶种质材料栽植在同一个小区内;一共汇集了国内11个省(区)的苦丁茶(及其他代茶植物的)种质材料。不少苦丁茶的茶果已经采摘过,还没有采摘的圆圆的茶果也已经成熟,红色的一束束挂在枝头,每公斤成熟的鲜果大约有850个。而每一个红茶果内会有4粒种子,鲜果的出果率仅为20%。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起,刘国民开始致力于苦丁茶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刘国民认为,海南发展苦丁茶最具优势;特别是海南岛野生苦丁茶树的发现,为今后的苦丁茶育种及推广种植提供了一种宝贵的种质资源。海南发展苦丁茶产业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气候优势,海南一年四季可采摘苦丁茶,而岛外一年中至少用三个月不能产茶;二是土地优势,海南有可连片开发的土地,具有产业化发展的土地条件,而岛外大多是农户的零星种植,在产品质量很难控制;三是劳动力的优势,海南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工成本相对较低;四是技术力量的优势,海南大学设立了专门的苦丁茶研究所,该所已完成两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和数项校厅级科研课题,在苦丁茶科研领域中已走在世界前列;五是人才的优势,海南大学每年毕业的本科生中,有3~4人的毕业论文就是关于苦丁茶研究的,培养了4名专门进行苦丁茶研究的硕士研究生。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